“新材料企业高校行”活动自创办以来,受到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广泛好评,为进一步促进校企的产学研合作,新一期高校行活动首次走向高校校本部,4月25日,由协会执行会长居学成博士带队,携沃尔核材、惠程电气、飞世尔实业等20余位企业代表走进了上海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上海大学纳米中心”)。上海大学于2001年5月成立了跨学科纳米中心,由孙晋良院士和周邦新院士担任纳米中心的主任与顾问,上海大学科技处处长施利毅教授兼任纳米中心副主任。
上海大学纳米中心的功能是组织与协调上海大学各学科综合优势,促进学科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支撑高新产业、推进成果转化及加强国内外合作。目前招收和培养来自化学、环境、材料等专业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负责“材料复合及先进分散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资源环境新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东莞-上海大学纳米技术研究院”、“上海市教委上海新材料及应用产学研合作中心”等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负责“纳米材料化学”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建设,是国家“211”重点学科“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材料学”主要建设力量之一;与企业合作成立了多家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并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如“纳米功能粉体规模化制备和应用技术开发”、“结构可控光催化新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开发”、“无机粉体精细化及材料复合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高性能纳米抛光材料及原子级表面平整技术”、“多尺度无机功能颗粒表面修饰和高品质复合材料开发及其应用”、“烟气脱硫废渣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等。
在校企座谈会上,上海大学科技处处长施利毅博士介绍了上海大学纳米中心的基本情况及试验室方向。其中,纳米结构分析测试中心,设备资产超过10000万元;价值10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有30多台套,可进行金属、陶瓷、半导体、高分子、生物等材料的定性或定量显微结构分析及力学性能分析等工作。主要大型设备有三维原子探针、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波谱仪等。新材料及应用产学研合作中心以先进复合材料及应用、高品质特种钢和新型显示材料为主。材料复合及先进分散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主要研究材料复合组分优化设计及超微结构控制技术研究、微结构单元组分表面处理及高效分散技术研究、高性能材料制备及高品质终端产品开发。资源环境新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及新材料工程技术开发和应用、生态环境新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开发、可再生能源关键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开发。此外,上海大学纳米中心还先后在东莞、宜昌、法国等简历研究中心及技术服物平台。
接下来,各实验室科研带头人分别介绍和分析了各自研究领域的创新成果,包括新型炭材料、片式电感材料、信息功能陶瓷材料、纳米材料等在新能源领域、电子制造、环境工程及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技术及产业化前景等,并与企业人员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随后,企业家们实地参观了炭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新型纳米诊断试剂工程实验室、LED封装技术重点实验室、清洁生产重点实验室及热管理工程重点实验室及测试平台,对研究所专家们所取得的项目成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最后,居学成会长代表协会感谢上海大学纳米中心的热情接待,表示带企业走进高校的目的就是促进产学研联动,促进校企业合作,同时也邀请上海大学纳米中心去深圳推荐纳米中心,通过协会平台加强两地合作。未来,协会不仅继续邀请企业到深圳的科研院校,也将前往著名高校的校本部进行参观交流,不断推进新材料产学研的创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