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启动“新材料企业数字化转型系列培训”服务,首站走进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军企业欣旺达,以及全球负极材料龙头企业贝特瑞集团。中国电子云、火山引擎等数字化服务商专家联袂授课,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架构及推进思路,企业数据战略及数据要素、deepseek应用部署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的分享。全天先后在欣旺达和贝特瑞集团向各岗位100多位技术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
中国电子云集团高级专家郭颂在分享中指出:“传统材料研发周期长、试错成本高,而通过构建材料基因组数据库,可将研发周期缩短30%-50%。”他以贝特瑞为例,其搭建的锂电材料大数据平台已实现超20万组电池材料性能数据的实时分析,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材料稳定性,显著提升了研发效率。在deepseek应用部署环节,他演示了AI驱动的新材料设计平台。通过输入目标性能参数(如导电率、热稳定性等),系统可在数小时内生成 hundreds of 材料结构候选方案,并通过高通量计算筛选最优解,大大压缩了产品迭代周期。此外,工程师还可通过自然语言查询材料失效机理,系统在10秒内即可调取相关文献、专利和实验数据,辅助制定解决方案。
专家刘保华则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及实施路径做了细致分享,系统剖析了“战略-组织-技术”三位一体的转型框架,提出企业需建立以数据中台为核心的数字底座,通过流程再造实现研发、生产、供应链的数据贯通,并提供了可量化的转型参照系。
协会开展的数字化转型系列培训紧紧围绕打造新材料行业数字化生态圈这一核心理念,延续“技术赋能+场景应用”模式,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后续将联合重点企业成立“新材料数字创新平台”,针对细分领域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
此次培训标志着新材料产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的范式转变,将加速实现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今后,协会将继续开展该项活动,走进企业,解决问题,持续推动“技术进企业、场景找技术”的双向对接,年内目标助力百家企业完成关键工序智能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