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深港新材料技术产学研深度合作,搭建深港最新技术和创新成果合作交流平台, 10月17日下午,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联合香港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及天安数码城集团共同举办“深港新材料产业技术交流会暨深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创新交流会”活动,邀请深港两地技术专家围绕芯片、电池、功能聚合物及涂层等新材料技术展开交流,并针对知识产权体系创新做深入的分享。
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秘书长李音女士在致辞中表示,新材料作为深圳20+8产业集群的基础支撑,近年来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势头,尤其围绕汽车制造的包括轻量化材料、电池材料、车控系统材料、内外饰材料、车漆高端涂料、刹车材料等产品和技术正成为行业热点领域,同时协会也在不断构建与各大汽车企业如比亚迪、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等的深度联动,不断拓展新材料、好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创新应用。
李秘书长指出,深港合作在不断的扩展和深化,本次活动加强了两地在新材料技术领域合作的“双向奔赴”,今后将组织企业前往香港考察参观,更深入切实地开展两地的合作交流。同时,新材料具有技术密集和学科交叉的典型特点,对创新的要求极高,对创新成果的保护也尤为重要,如何加强两地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创新交流也是日趋重要的课题,此次活动邀请到恒程知识产权所专家做分享,正是“解题”的开始,今后也将继续深化两地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创新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NAMI业务发展经理霍仲贤介绍了NAMI以及其电子技术。NAMI于2006年成立,并由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指定为纳米技术和先进材料的研发中心。NAMI专注于由市场主导的纳米技术和先进材料研发工作,致力促进技术商品化及新工业化,制造和提升纳米技术及先进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研发崭新及突破性的技术。
NAMI资深工程师孙新颖博士分享了“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材料体系的系统研究”,从三维结构化锂金属负极、高安全氟化电解液、高压及多功能电解液添加剂等三个方面入手,优化锂金属沉积界面,提升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及安全性,可适用于高功率放电场景,也可在数码产品及eVTOL等产品中进行应用。
李英顺博士则介绍了eMuscle-形状记忆聚合物产品开发,eMuscle 形状记忆材料中采用柔性结构骨架和晶体接枝单元,能做到形状回复,形状固定。一些材料可以简单拉伸获得3D卷曲,也有一些材料形状回复温度可调。应用场景在穿戴用品。
资深工程师王悦辰讲解了应用于高功率电子封装的粘接材料——低温烧结纳米银浆烧结及纳米铜浆烧结的最新进展。此类烧结银浆的可在低温烧结,具有高导电性、高导热性及高操作温度,可满足新型大功率电子设备的使用要求。NAMI的低温银浆技术还可拓展应用于太阳能光伏领域、MLCC陶瓷电容器端电极、RFID射频标签、可穿戴设备、柔性电子电路等较多领域。
程昱博博士分享了柔性耐磨涂层及其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其成功开发的柔性耐磨涂层材料使用的是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纳米级笼状共聚物原位接枝方法。同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柔性耐磨材料的分子结构可进行功能化,例如防污或防雾等。
恒程知识产权所副总裁段灿艳分享了企业知识产权商业化与商业竞争,围绕新材料知识产权高效转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及如何专业化及商业化等做了详尽的介绍。
在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企业家们积极地就技术及市场化等问题与NAMI专家就深港研发合作模式、技术转移及产业化成果等展开交流,现场气氛活跃。
本次活动通过打通产业链、创新链及人才链,深度链接了深港两地的技术合作,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次实践,今后协会将延续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和优势,助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