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2024硬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论坛暨产业数智化质量提升交流会”在深港产学研基地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联合主办,9月恰逢我国第47个全国质量月,因此活动紧密围绕提升产业质量的议题展开。此次论坛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硬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数智化转型以及质量提升的策略和实践。
活动现场,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处长陈宇纲出席并致辞。他指出,质量提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广大企业、技术机构、资本力量和行业组织共同努力,让质量链接资本、产业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深圳“灵渠”计划产业质量提升工作已走在前列,做出了先行示范。
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秘书长李音在活动中汇报了协会近期的工作成果,并对未来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协会主导的先进电池材料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是深圳市首个以质量为核心的试点项目,协会将竭诚为企业服务,将质量提升专项做成真正惠及企业、促进行业发展的成效项目。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副主任李岸芷为活动致辞。李主任高度赞扬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此次活动不仅为行业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也为推动硬科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李主任特别肯定了在本校学习的企业家们取得的成绩。
接下来,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创院院长龚晓峰为大家带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演讲。他指出,在目前这个技术变革时期,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正在以指数级增长,其发展的速度、深度和广度都显著超过了以往的水平。面对这一挑战,中国需要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资,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的研发,以增强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覃九三在线上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新宙邦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材料创新发展》的演讲。覃总详细介绍了新宙邦的企业logo的设计理念、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他还针对现场听众提出的问题,就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探讨和解答。
北理工深圳汽车研究院副院长孙超带来题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的演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和各国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是实现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的双重时代红利下,自动配送车行业的异军突起为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未来产业的生态构建创造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深圳本征方程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刘剑洪在《单原子层石墨烯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中,详细介绍了单原子层石墨烯的合成方法和性能特点。他阐述了石墨烯技术在锂离子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中的应用,以及这一技术对于提升电池性能的重要性和意义。
商用软件公司总经理周益良为大家带来《重构数字战斗力》的演讲。周总表示我们需要进行企业数字化转型,即企业或组织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赋能员工提升内部效率,整合价值链,打造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连接用户,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的能力。
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项目负责人刘越作《先进电池材料质量提升服务介绍》。项目以“先进电池材料、核心部件电池、面向消费端的新能源行业”产业链的质量提升为目标,推广先进质量工具方法,坚持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策略,充分发挥质量要素的作用。协会联合字节跳动火山引擎、飞书以及中国电子云,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诊断,提升企业数字化能力,根据企业基本情况,制定数字化能力提升计划并支撑企业推进落地。同时,协会作为团体标准立项及归口单位,欢迎各企业申报和参编团体标准。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副总裁杨长河带来题为《专利数据分析如何助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演讲。杨总讲解了典型专利数据分析,包括产业专利导航、企业专利导航、专利FTO、专利数据分析、技术空白点、技术发展路线等内容,并介绍了相关案例。
本次论坛共同探讨了硬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数智化转型以及质量提升的策略和实践。各位嘉宾的精彩演讲和宝贵经验分享,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洞见和启发,也为硬科技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坚信,通过今天的交流与合作,将为硬科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产业创新和质量提升,为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贡献力量。